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,三年中国片在线高清观看 ,欧美大屁股xxxx,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∨免费,欧洲熟妇xxxxx欧洲少妇hd

Redmi Note 11系列首發(fā)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Antutu ?

?

閱讀

一、前言和圖賞


要說小米塑造最為成功的系列,我認為是Redmi Note,幾乎每代產(chǎn)品都成為了當時的爆款,造就如今兩億銷量,為整個品牌乃至小米夯實了基礎(chǔ)。

伴隨著龐大銷量,Note系列為小米帶來了極大的品牌效應(yīng),如果說小米手機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模式是引擎,那么這個系列就是被驅(qū)動的車輪,帶動了整個小米手機,讓更多人知道了小米、MIUI、米家、新零售...

還記得2015年發(fā)布的紅米Note 3,這款定價899元的中端機型,如今已經(jīng)功成身退,但是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,原因是這款手機陪伴了我三年時間,至今還躺在抽屜里,依然能當作備機用,也正因為這款手機,接觸并了解更多小米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兩年前,Redmi獨立,產(chǎn)品線調(diào)整,K系列負責(zé)旗艦,Note系列繼續(xù)專注中端,并提出了高端產(chǎn)品大眾化、極致性價比等理念,也是這兩年,Note系列就像開了掛,銷量激增。

僅是Redmi給出的數(shù)據(jù),Note 7系列開售7個月突破2000萬、Note 8系列開售8個月突破3000萬、Note 9系列開售6個月突破4520萬,Note 10系列9天破百萬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單單是一個系列,就能和部分品牌的銷量抗衡,能做到這一點的,目前恐怕只有Redmi。

這次我們要聊的,是再次迭代更新的Redmi Note 11系列,而距離前代僅僅5個月時間,它能否延續(xù)前幾代的耀眼成績?來看看它的表現(xiàn)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該系列包含三款機型,分別是Note 11/Pro/Pro+,對應(yīng)目前流行的中杯大杯超大杯,我手中有兩款,分別是中杯Note 11和超大杯Note 11 Pro+。

Redmi Note 11提供淺夢星河、神秘黑鏡、微醺薄荷三種配色,Note 11 Pro+提供神秘黑鏡、迷霧森林、時光靜紫三種配色,我手中這款分別是淺夢星河和迷霧森林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包裝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包裝,超大杯的大一些,畢竟快充體積也大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正面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正面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正面

Note 11和Note 11 Pro+采用的均是居中挖孔屏形態(tài),但是能夠明顯看出兩者屏幕素質(zhì),其中Note 11為LCD屏幕,亮度不如Pro+的三星AMOLED屏幕。

除了亮度以外,挖孔大小也是一眼區(qū)別,明顯看出Pro+的開孔更小,和K40的孔徑差不多,減少了挖孔帶來的割裂感,可惜目前中端仍然無緣屏下攝像頭,雖然已經(jīng)量產(chǎn),但成本過高,下放到中端恐怕還要等上一段時間。此外兩者下巴寬度也有不同,Pro+更窄,屏占比也就更高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正面


參數(shù)方面,先來看超大杯的Pro+,采用一塊三星AMOLED屏幕,分辨率為2400x1080,支持120Hz刷新率、360Hz觸控采樣率,以及DCI-P3廣色域、360°雙光線傳感器、陽光屏、SGS護眼認證,并且屏幕玻璃采用的是第五代大猩猩玻璃。

Note 11則是采用6.6英寸LCD屏幕,分辨率為2400x1080,支持90Hz刷新率,同樣支持高刷,對于一款入門機來說,目前90Hz高刷LCD屏幕是正常水準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背面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背面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背面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背面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背面

后蓋材質(zhì)兩者也是不同,Pro+為AG玻璃工藝,摸起來更有質(zhì)感,同時不易沾染指紋,后置矩形相機布局,是今年Redmi的家族式設(shè)計。Note 11后蓋則是塑料材質(zhì),但有著微鉆設(shè)計,光線照射下閃閃發(fā)光,和淺夢星河的命名倒是相映,不過塑料材質(zhì)的手感始終落后于玻璃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相機布局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相機布局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手機背面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機身左側(cè)均為電源指紋二合一鍵、音量鍵

Note 11 Pro和Pro+是外形變化最大的兩款,采用了直角邊框設(shè)計,全機身R角均為8.45,加強了細節(jié)設(shè)計,機身看起來硬朗方正,同時厚度為8.34mm,整機重量為204g,可以說是Note系列最好看的機型之一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機身頂部為揚聲器、麥克風(fēng)、紅外接口,超大杯3.5mm耳機孔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機身底部為揚聲器、USB Type-C接口,中杯3.5mm耳機孔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包裝均附贈充電器和數(shù)據(jù)線(Note 11為33W、Pro+為120W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Note 11 Pro+手機殼(需單獨購買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邀請函是Power-Z Redmi定制版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最高支持300W顯示功率


二、系統(tǒng)和亮點

兩款新機運行的均是基于Android 11的MIUI 12.5,前不久MIUI 12因為Bug被很多米粉吐槽,所以官方推出了修復(fù)大量問題的MIUI 12.5,同時引入了全新動畫,據(jù)說工作量不亞于一次大版本更新,實測確實解決了大部分問題,整體也更加流暢。

MIUI 12.5另外一個特點是不同性能有著不同的動畫,可以理解為旗艦機用的是滿血動畫和特效,中端機型則是有著減少特效,以便日常動畫的流暢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這兩年手機屏幕成為重要配置,一塊好屏幕能第一眼感受到,Note 11 Pro+采用的是三星AMOLED屏幕,支持120Hz刷新率,僅憑這一點就比大部分中端機都要好,也是該系列首次采用A屏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不知為何,目前這個系統(tǒng)版本并不支持息屏常顯,只有點擊屏幕后顯示10秒可選,很是納悶,為什么用上了AMOLED屏幕連這個功能都沒有,難道是為了防止燒屏?希望后續(xù)版本能更新帶來常顯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另外該機支持最近流行的內(nèi)存擴展,可提供額外的3GB運行內(nèi)存,需要占用部分存儲空間,如果是128GB版并不建議開啟此功能。然后是隱私方面,MIUI做的相當全面,攔截網(wǎng)、隱匿面具、照明彈等該有的都有,包括Note 11。

三、性能和游戲


核心配置上,兩款新機采用了不同的處理器方案,其中超大杯Pro+首發(fā)搭載聯(lián)發(fā)科天璣920處理器,Note 11則是首發(fā)搭載天璣810處理器,均是LPDDR4X內(nèi)存+UFS 2.2閃存。

參數(shù)方面,天璣920和天璣810采用6nm工藝打造,前者可以視之為天璣900的升級版,CPU部分還是兩個大核A78、六個小核A55,頻率提升到2.5GHz,GPU集成Mali-G68 MC4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天璣810則是天璣800的迭代,CPU依然是A76、A55 CPU的組合,最高頻率2.4GHz,GPU改為Mali-G57 MC2。

整體來看,天璣920是一顆合格的中端處理器,但是相比驍龍778G有些落后,這也是Note 11系列值得討論的問題。

相比前代的次旗艦天璣1100,天璣920有點開倒車的意思,畢竟再不濟搭載驍龍778G也可以,這一方面可能是錢的問題,作為首款支持120W快充的中端機型,成本肯定是大幅提升,另外還有三星AMOLED高刷屏考慮在內(nèi),以及X軸線性馬達等等,這些造成了Note 11 Pro+的成本必然上漲,因此處理器只能降低,不過Note 10 Pro依然在售,搭載的是天璣1100和67W快充,兩者就是性能和綜合體驗之間的抉擇了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另外我個人覺得,其實中端機就應(yīng)該用中端處理器,保證日常使用流暢的前提下,多做些一些體驗方面的特性,比如這次超大杯搭載的120W快充,絕對屬于改變用戶使用習(xí)慣的技術(shù)。如果都去搭載旗艦處理器,其它都不在乎,盡管當時看起來很香,但始終不是一個好的方向。

說了那么多,所以為啥不用天璣1200?聽君一席話,如聽一席話,關(guān)于配置不多說了,來看它們的跑分和游戲表現(xiàn)。

1、Note 11 Pro+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經(jīng)過實際測試,Redmi Note 11 Pro+的安兔兔跑分為496056,性能表現(xiàn)尚可接受,在9月安兔兔Android手機性能榜里,這個成績能夠拿下前五名,屬于性能偏上的中端處理器,其中UX成績有著較大的提升,這要得益于120Hz高刷AMOLED屏幕的功勞。

——《王者榮耀》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開啟Note 11 Pro+所支持的最高畫質(zhì)(90fps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游戲fps

該機支持《王者榮耀》的90幀模式,天璣920基本能夠保持穩(wěn)定幀率,沒有出現(xiàn)鎖幀的情況,機身發(fā)熱也不明顯,但是有兩次降幀的情況,應(yīng)該是團戰(zhàn)引起的,整體維持到了90fps左右,能看出天璣920運行高幀率游戲還是有些吃力。

——《和平精英》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開啟Note 11 Pro+所支持的最高畫質(zhì)(60fps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游戲fps

《和平精英》只支持60幀模式,但是幀率測試顯示,Note 11 Pro+幾乎穩(wěn)成了一條直線,這個比較意外,畢竟這款游戲要比《王者榮耀》有著更大的負載,這種幀率對于一款中端處理器來說超常發(fā)揮了屬于是。

2、Note 11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經(jīng)過安兔兔實際測試,搭載天璣810的Redmi Note 11跑分為391231,和天璣800U的性能差距不大,本身就是小幅度升級,這個成績也正常。

順便測試一下它的游戲表現(xiàn),《和平精英》就算了,來看看《王者榮耀》的幀率。

——《王者榮耀》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開啟Note 11所支持的最高畫質(zhì)(60fps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游戲fps

從幀率來看,天璣810能夠流暢運行《王者榮耀》這種MOBA手游,即便是開啟全高特效也能維持穩(wěn)定,期間有掉幀情況,好在沒有低于50fps,畢竟讓一顆中端處理器流暢高幀率游戲還是有些太勉強了。

四、影像和拍照


相機同樣是兩者的區(qū)別之處,Note 11 Pro+后置為1.08億像素主攝(1/1.52英寸、九合一)+800萬像素120°超廣角+200萬像素微距三攝,夜景方面有著較大優(yōu)勢,同時一億像素也能還原出更多細節(jié),這顆鏡頭Note 9 Pro就曾搭載,如今是老朋友了。

Note 11后置則是5000萬像素+800萬像素120°超廣角雙攝,并未配備微距鏡頭。

1、白天樣張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高樓(Note 11 Pro+拍攝 f/1.9 ISO-51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高樓(Note 11 Pro+拍攝 f/1.9 ISO-53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主攝微距(Note 11 Pro+拍攝 f/1.9 ISO-131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未開啟廣角(Note 11 Pro+拍攝 f/1.9 ISO-50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開啟廣角(Note 11 Pro+拍攝 f/2.2 ISO-57)


2、夜間樣張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未開啟夜景(f/1.9 ISO-1552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開啟夜景(f/1.9 ISO-1617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未開啟夜景(f/1.9 ISO-1710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開啟夜景(f/1.9 ISO-1683)

以下為Note 11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未開啟夜景(主攝默認1200萬像素 f/1.8 ISO-1278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開啟夜景(主攝默認1200萬像素 f/1.8 ISO-940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未開啟夜景(主攝默認1200萬像素 f/1.8 ISO-1470)
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未開啟夜景(主攝默認1200萬像素 f/1.8 ISO-828)

實際拍照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成像速度尚可接受,天璣920的ISP帶一億像素完全夠用,不過夜景方面要加入合成算法,非常考驗處理器的計算能力,不能實時成像。

樣張方面,Note 11和Pro+采用的是不同的夜景算法,Note 11是5000萬像素主攝,夜景更偏向調(diào)高亮度,壓制高光,屬于小米較為早期的夜景算法,而Note 11 Pro+是一億像素主攝,這顆CMOS打磨已久,而且得益于大底,本身就有著足夠的進光量,所以該機的算法是降低整體高光,減少畫面噪點,也就更清晰。

五、續(xù)航和充電


Redmi Note 11配備的是5000mAh電池,而Note 11 Pro+則是雙電芯串聯(lián)設(shè)計,容量為4500mAh,雙電荷泵并聯(lián),電阻更低,降低充電時機身發(fā)熱,和友商其它幾款搭載120W快充一樣的方案,并沒有是中端而降低功率。

具體來看看它們的續(xù)航表現(xiàn),使用安兔兔壓力測試功能來進行超級耗電測試。

壓力測試是安兔兔評測內(nèi)置的一項功能,通過進行高負載運算來測試設(shè)備性能的穩(wěn)定性,需要CPU進行了大量計算,故此耗電量相比視頻、日常使用等場景更大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測試條件:不插SIM卡、設(shè)備連接Wi-Fi、開啟定位、電量完全充滿、屏幕亮度調(diào)至最高,關(guān)閉所有后臺服務(wù)。打開安兔兔壓力測試,不間斷測試,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設(shè)備剩余電量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在超級耗電測試下,Redmi Note 11堅持了290分鐘、Note 11 Pro+堅持了240分鐘,兩者續(xù)航成績都屬于偏上水準,要比其它搭載驍龍888的旗艦高不少,續(xù)航長是中端機型的一大優(yōu)勢。

其中值得一提的是,搭載天璣810的Note 11續(xù)航能力相當不錯,即便電量剩余9%,依然堅持了30分鐘壓力測試才到1%,而且待機了一晚上,第二天仍然有1%電量。

然后是續(xù)航估算,因為這項結(jié)果是基于CPU一直處于滿載的情況下獲得,考慮到我們?nèi)粘J褂煤土疗習(xí)r間,所以這個數(shù)據(jù)要換算為倍數(shù),得出Note 11 Pro+能有8個多小時的持續(xù)使用時間,Note 11有著超過9個小時的持續(xù)使用時間,注意是持續(xù)使用,并非日常熄屏、回消息等。

充電方面,Redmi Note 11支持的是33W有線快充,Note 11 Pro+支持的是120W有線快充,而且沒有縮水,就是旗艦常用的滿血方案,兩者測試時間不同,所以先來看Note 11的33W充電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經(jīng)過實際測試,Note 11耗時65分鐘充至100%,其中20分鐘充入了40%電量,考慮到是4500mAh電池,也就不多說了,而且33W也夠用,部分中端機型還停留在30W以下。

然后來看Note 11 Pro+的120W有線快充,采用的是高效率電荷泵,配合MTW多極耳雙串電芯,降低充電阻抗和溫升,內(nèi)置了MI-FC快充技術(shù),和小米MIX 4是同款。安全方面,內(nèi)置安全識別芯片、短路保護、過壓保護、過溫保護,通過了德國萊茵TUV安全快充認證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經(jīng)過實際測試,手動開啟快充極速模式的Note 11 Pro+耗時18分鐘充至100%,其中3分鐘充入25%電量、9分鐘充入62%電量,到了80%電量開始放緩功率,直至100%。

Redmi邀請函給的是Power-Z,最高支持300瓦功率,正好來測試功率,其中峰值功率為95瓦,但很快恢復(fù)到了80瓦左右。?

充電功率隨著電量增加開始自動下調(diào),最終充電至95%之后開始調(diào)整到25瓦,是滿血的120瓦快充方案,并未縮水。

六、總結(jié)


Redmi Note 11系列再次證明了何為極致性價比,尤其是超大杯Pro+,搭載了同級別絕無僅有的120W快充,徹底詮釋了高端產(chǎn)品大眾化的理念,這個朋友值得交。

同時不難看出,Note 11系列這次并非主打高性能,而是側(cè)重體驗,比如全系高刷屏、高功率快充、大電池等,似乎今年小米/Redmi整個產(chǎn)品策略都是如此,不過中杯相比前代升級幅度不小,X軸線性馬達、立體雙揚都不缺,進一步增強入門機的體驗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超大杯的亮點是百瓦快充,就像高刷屏一樣,一旦用了就回不去,電子產(chǎn)品發(fā)展那么多年,給人的印象是充電需要時間等待,而百瓦快充徹底改變這一局面,只需十幾分鐘就能滿血,晚上臨睡前不再擔(dān)心手機是否需要充電,絕對是改變用戶習(xí)慣的技術(shù)。

之前筆者說過很多次,希望旗艦盡量搭載百瓦快充,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,如今發(fā)現(xiàn)是格局小了,確實沒想到中端機那么快就能用上。

Redmi Note 11系列評測:再踏一步、所向無敵

當然,超大杯的核心配置令人有些遺憾,性能堪憂是事實,原因很簡單,一臺中端機,尤其是主打性價比的中端機,不可能做到完美,如果Note 11 Pro+搭載次旗艦處理器,那么其它配置必有閹割,亦或是價格上漲,反而舍去了其它體驗,這樣說可能有洗地嫌疑,但是在預(yù)算面前確實如此。

作為一款中端機,Note 11 Pro+絕對是超出了水準,體驗方面稱得上是水桶機,如果能夠彌補性能,憑借綜合配置直接就能脫離中端機的定位,奔向次旗艦,也正迎合標題,再踏一步,中端所向無敵。

——最后的結(jié)尾

許多年前,雷軍發(fā)布紅米Note 3的時候,用了一句我所有的向往,當時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,但很有逼格就是了,一直到最近兩年的Note系列,逐漸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,確實達到了一款中端機的所有向往。

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(fā)生是小米喊了很多年的口號,我認為Note系列做到了,只有產(chǎn)生好奇,才會相信美好,而每代Note系列發(fā)布之前,不自覺對其產(chǎn)生期待,甚至比一些旗艦機型還要有期待度,作為中端機型來說,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全面成功。
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tangzheng,如若轉(zhuǎn)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fangsai.com.cn/doc/126062.htm

相關(guān)推薦

登錄后才能評論

評論列表 ( )

返回
頂部